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期,随后中国又提出互联网+概念,“双创”风起,随后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相关领域投资水涨船高,中国涌现出一批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
不同年龄段的互联网人换工作理由:80后换工作:老板5年不给涨薪,养家压力大;90后换工作:胃不好,消化不了老板画的大饼;00后换工作:老板不听话,我就换老板。
一说到互联网、计算机、程序员,很多人首先第一反应就是:格子衫,理科男,觉得女生不适合计算机,或者是女生选择这个行业没有出路。但其实,这个现象,在包罗万象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
“我想要通过学习编程,进入IT行业,拿到理想的薪资” 。嗯,目标很明确,很直白!如果你有一个真实世界的问题待解决,或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给你行动的建议就很简单了。
Java编程可以应用到网站建设、游戏开发、移动系统开发等多个领域。所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电子产品不断更新问世,越来越成为企业重视的开发人才。这也是Java编程在近几年越发火爆的原因。
现在身边的朋友越聚越少,因为大家都在忙着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者忙着加班,想要在职场中厮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拿着高薪,早日稳定下来。
不知是凑巧还是冬季的情绪作祟,职场人的情绪太容易emo。今天朋友圈看到一条好友转发:「 毕业3年了,想做点什么,可感觉啥都不会,好迷茫···· 」
你知道吗?全球大学排名的文章显示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位列第一,然后,就有小伙伴说了,都是互联网高薪资推动的。那互联网行业中什么岗位最有前景呢?
最近在后台,有小伙伴给小华留言,即将到来的2022年,IT行业有哪些风向标?哪些编程语言会持续大热?今天小华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份“上岸指南”,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现在IT行业越来越火热,想要学习编程的人也越来越多。IT行业的薪资连续好几年赶超金融行业,位居行业之首,有太多人转行跨界,想要进入这个领域,那么作为初学者的你,是不是也很困惑,非科班出生,能学好编程吗?
IT行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短短十几年俨然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国家更是大力扶持,当前,我国正在深入推进“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工智能等重大国家战略,更是特意强调IT行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国家对于IT行业的发展也保持促进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表明,IT行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无论从哪些方面观察,IT行业在未来都会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对于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都会不断地增加!除了国家对于IT行业的看好之外,还有那些必要因素让应届毕业生都纷纷想要进入IT行业?IT行业
首先,此文主要针对0基础想进入IT行业的人。最近经常有亲戚朋友甚至陌生人问我,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一行,我们有很高的声誉,薪资高,工作中的乐趣很多——至少外人是这么想的。虽然这一行的薪水没有电影明星那么高(一些人甚至也将我们看做明星),但是因为不错的收入和声誉,依然很吸引人。所以经常会被问到:我想学习编程,应该从哪里开始学习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但是又难以回答。当然,我可以甩给他们一本关于编程的书,但是这样做真的好吗?对于初学者,推荐我偏爱的编程语言合适吗?可能不会。不要忘了他们问这个问题
我发现,进入计算机专业就读的学生,最初至少有一大半对真实的软件开发根本不了解,是“一张白纸”。不幸的是,学了四年之后,许多张“白纸”又变成了许多罐“浆糊”,带着对软件开发可能是畏惧,也可能是无所谓,但绝对不是喜欢的感触离开校园。编程真的那么没劲?那么难和枯燥?我写了将近二十年的代码,虽然不靠编程吃饭,但也似乎勉强可算是个老程序员,我对编程的看法可总结为两句:何以解忧,唯有编程!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编程其实是很有趣很好玩很实用并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学生觉得编程很难?台湾知名技术专家蔡学镛先
近日,一份由4位校招生联合创建的《公司作息表》走红网络,目前在知乎平台上便有近7000的关注者,带来400多万浏览量!在“打工人”都对996工作制不满的情绪下,他们带着大家走出了勇敢的一步。01 创建者:4位准程序员创建《公司作息表》线上表格的4人,由1996-2001年生的95后和00后组成,学历从本科到硕士不等的他们,都曾在互联网大厂技术岗实习。现在他们是正在参加秋招的应届生,并且手上都拿到了多个大厂的offer,处于选offer的状态。在正式踏入职场之前,选择一个好公司至关重要,而工作时间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个人生产力将极大提高,更少的人从事纯生产制造类行业,更多人将从事研发、创新等技术类岗位。《报告》指出,我国教育体制以注重培养专业化人才为主,导致现阶段既了解传统行业技术、业务流程与发展需求,又能够掌握和应用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有融合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更是紧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且伴随全行业的数字化推进,需要更为广泛的数字化人才引入,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持续放大。△